-
当前位置:信用黑河>>爱辉区>>信用动态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基层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末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
去年以来,黑河市爱辉区围绕司法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打造全链条解纷新模式,聚合力、提质效、优执行、增服务,以更实举措助力构建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取得实效。
一、汇聚合力,构建“多元调解链”
积极引进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参与制定《爱辉区网格化诉源治理实施意见》,发布《网格员驻院实训工作方案》和“网格员+法官”诉源治理工作簿,举办人民调解业务培训6期,完成调解员队伍建册工作,逐步建立完善特邀调解组织体系。与知识产权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妇联、自贸片区政务服务中心等行政机关、行业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就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继承人提取公积金矛盾非诉化解、建立婚姻家庭案件调解机构、信用信息共享等方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形成“法院+网格+N”解纷模式。2023年,在受理9起涉及西部矿区劳动争议案件后,成功化解6000余起同类纠纷于仲裁和诉讼程序外,“6000余起纠纷‘未成讼’的秘诀”获《人民法院报》专栏报道。
二、优化路径,锻造“审判质效链”
推行“要素式审判”,将要素式审判与诉前调解相结合,提高调解效率。经过五年实践探索,目前已制定离婚纠纷、民间借贷纠纷、继承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信用卡纠纷等八类案件的裁判要素审查表,并对做好要素式审判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推进全域诉调一体化。积极探索推进速裁前移、鉴定前置等工作机制,通过“法官助理+调解员”“诉前鉴定+调解”“示范性案例指引”等方法,实现矛盾纠纷高效解决。当前诉前调解分流率提升至55.87%,诉前调解成功率达90%,实现了“用占全员13%的力量完成全院60%的民商事案件”目标。2023年,在西岗镇政府积极参与下,通过示范性案例指引,成功调解部分村屯与361名村民因水淹地赔偿问题引发的纠纷;通过示范审理1件物业纠纷,带动2800余件同类纠纷非诉解决,取得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三、创新融合,拓展“执源治理链”
设立全市首个“执源治理工作站”,在执行案件立案前增设执前督促监督程序。通过工作站向被执行人发送“三书一函”,引导被执行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增强诚信意识,并严厉打击逃避执行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胜诉当事人权益。创新采用无人机、GPS等科技手段,破解涉案土地勘测耗时长、精确度低等问题,提高涉农执行工作质效。探索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司法拍卖信息,首推“沉浸式看房看车”新模式,有效提升司法拍卖成交比例,保障申请执行人利益。积极运用“有解”思维,创新执源治理“优解”措施,立审执一体联动,启动绿色通道,及时、妥善解决了涉“醉美龙江331边防路”项目征地赔偿纠纷,用司法力量保障了全国交旅融合创新项目顺利建设和尽快通行。
四、回应关切,延伸“司法服务链”
积极回应自贸区涉外投资者和贸易商在权利保护、竞争秩序、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司法需求,2023年初,在二公河进出口加工园区正式设立“自贸片区诉讼服务e站”。通过制作诉讼服务便民指引展板,联通‘人民调解平台’以及建立微信群,推广“龙法和”云法庭小程序应用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线上法律服务。2023年,依托“在线调解室”平台,完成全市首例涉外“云上法律咨询”服务。聚焦“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求,组织举办首期跨境电商法律暨知识产权培训班,邀请黑河市辖区外贸进出口企业、跨境电商企业代表等70余人参与,围绕电商企业案例、合同管理、风险防控、外汇便利化政策及电商条例等方面政策法规进行深入分享,进一步提升企业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划和运用能力,规范自身管理行为,为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