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黑龙江黑河)

hhcredit.heihe.gov.cn

信用动态
“信用+园区建设” 建设新时代自贸园区信用标杆

来源 :新华信用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5-07-30 08:40 打印

案例特色或亮点:

围绕主体诚信水平、园区激励与惩戒措施应用、信用赋能产业发展、信用服务支撑四个维度,探索形成了“信用园区”创建标准,为园区信用工作探明发展方向。

案例内容:

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园区信用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信用+”应用场景和信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管委会紧扣“国内先进、与国际接轨、与自贸区(港)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目标,聚焦政府、企业和个人三类主体,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依法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进一步夯实数据基础,创建一批赋能产业发展的应用场景,初步探索形成“信用园区”建设标准模式。

一、案例概述

黑河自贸片区行政审批局围绕主体诚信水平、园区激励与惩戒措施应用、信用赋能产业发展、信用服务支撑四个维度,探索形成了“信用园区”创建标准,为园区信用工作探明发展方向。同时,依托信用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提升信用平台数智化水平,以信用信息为基础,建设一系列“信用+”惠民便企场景,稳步释放信用红利。为提升园区治理能力,不断完善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加强园区、企业、个人等信用主体诚信建设,逐步提升主体守信意识。

二、具体做法

(一)以《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为指引,探索形成“信用园区”创建标准。以《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为基础,围绕主体诚信水平、园区激励与惩戒措施应用、信用赋能产业发展、信用服务支撑四个维度,探索形成“信用园区”创建标准。

(二)强化信用信息归集,提升信用平台数智化水平。利用信用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优化信用查询、信用承诺等基础功能,支撑高质量、多场景的信用信息应用。提升园区信用数据资源质量及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营能力,探索“信用+告知承诺”“信用+并联审批服务”等一批信用惠企场景,持续释放信用红利。

(三)夯实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服务体系,提升园区治理能力。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和联合奖惩机制,规范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持续推广信用承诺制,对作出信用承诺的守信主体实施“减材料”、“减时限”以及容缺办理等便利政策。运用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及扩容信用核查应用领域,探索应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

(四)加强信用主体诚信建设,提升主体守信意识。加强诚信教育,开展履约承诺,建立信用档案,完善园区合同履约监管流程,全面提升园区主体诚信水平。提供柔性管家服务帮扶失信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提升企业信用评价等级,以全方位信用服务,提升园区企业诚信水平。加强信用宣传,正向引导园区企业提高诚信水平。

三、优势亮点

(一)信用信息归集数量质量大幅提升。信用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累计归集涉及园区各类信用信息数据量稳步提升,并对数据的质量控制逐步加强,为应用场景建设、行业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夯实基础,大力提升了信用服务园区支撑能力。

(二)“信用+监管”扩面增效。基于国家、省公共信用和行业信用评价结果,在行政审批、建设用地、劳动保障3个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与服务。在行政审批、政策兑现、建设用地等多个事项领域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梳理联合奖惩措施清单,使守信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和实惠,让信用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考量因素。园区推出“六证齐发”,通过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的重要环节、引入“告知承诺+备案制”,实现了多个行政许可事项和其他行政权力“并联受理、同步审批、一并办结”新模式,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再提速”,政务服务效能“创新高”,办结时限由最长的2个月缩短至1天,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

(三)信用应用场景赋能产业发展。大力拓展“信用+”惠企场景,以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营,提升公众信用获得感。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信用+政策兑现”、“信用+建设用地”等便企应用场景建设。大力推进信用服务企业融资。园区将信用优质的企业纳入白名单,联合金融机构打造的“信易贷”产品,帮助园区企业获得贷款,扩大投资;以信用服务“自贸园区”,将信用承诺及履约践诺情况纳入行政审批环节,进一步完善信用+审批流程。以信用赋能政策直达快享,实现“免申即兑”,让惠企政策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切实提升园区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四、实践效果

黑河自贸片区园区以《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为指引,推进信用工作开展,不断提升信用主体守信意识。在园区层面,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全流程跟踪服务,及时发现履约风险;在行政审批等多项服务领域主动向前服务,接受园区主体监督。在企业信用意识提升层面,园区通过设立“信用管家”提供一站式的信用咨询服务,助力企业信用修复,提升企业信用意识,已累计服务40家园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