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信用黑河>>自贸片区>>信用动态
随着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社会信用大数据的积累与利用将成为关键。在这一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夯实数据基础。
一方面,需建立完整准确的信用记录,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信用信息的准确性,是做好信用工作的前提。对一些应用价值较高的数据,往往存在重复归集等问题,不仅加重数源单位负担,还可能影响数据准确性及聚合效应的发挥。为此,需进一步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总枢纽”功能,精准归集各领域信用信息,并开展归集共享质效评估,提升信息共享水平。
另一方面,加大数据治理力度,提升信用治理效能。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通过广泛运用数字技术,高效进行信用信息传递,发挥声誉机制的功能,使守信者受到激励、失信者受到约束,不断提升信用治理效能。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数据标准不同、更新频率不统一、共享方式不一致等问题,导致归集的数据不能很好地发挥效能。相关部门需加强信用数据源头治理,完善信用信息标准体系,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提升数据使用便利性,精准满足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