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中国(黑龙江黑河)

hhcredit.heihe.gov.cn

黑河市农业农村局“诚信三进”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农业农村诚信建设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4-09-27 14:25 打印

信立普宁,诚就未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诚信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黑河市“诚信黑河”建设工作精神,黑河市农业农村局多措并举,主动作为,通过诚信“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积极营造农业农村领域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在农业农村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风气,营造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黑河市农业农村局多种形式开展诚信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农业农村系统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以法治方式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诚信进机关加强能力提升。利用党组(扩大)会议会前学法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及科室科长(负责人)集中学习了《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围绕《条例》制定的意义、指导思想、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信用主体权益保护、信用服务行业发展、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和阐释。通过学习《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宣传诚信意识,使系统领导干部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构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提高信用信息归集管理水平、提升信用信息应用能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等方面知识,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社会诚信意识,推进了全局的政务诚信建设。

诚信进乡村促进乡村治理。黑河市农业农村局多次赴周边乡镇村屯、爱辉区张地营子乡张地营子村、孙吴县椅山村等开展“诚信进农村普法”主题宣传活动。着力打造“人人会普法,人人守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助推农村建设诚信守法的营商环境。活动期间,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解答村民咨询等方式,将法律服务送到村民身边,让法律知识走进村民心里。通过宣传诚信教育相关知识,倡导村民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争做诚实守信的践行者。工作人员现场向村民普及《宪法》、《民法典》和村民较为关心的种子、农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将宪法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村民身边,让宪法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进一步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通过讲解《民法典》重点亮点内容,引导大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纠纷,倡导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建立和谐家庭。工作人员通过面对面交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培养村民法律素质和树立法治理念,从守法、不犯法向学法、用法转变,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照法律程序参与社会治理和社会事务。通过宣传《黑龙江省社会信用条例》、发放诚信宣传页等方式打通“诚信宣传最后一公里”,与村民面对面讲解诚信知识,宣传诚信文化理念,号召广大村民知信、用信、守信。同时,在人流密集的广场、公园悬挂宣传条幅等方式,让信用法治意识家喻户晓全面普及,形成学条例、用条例、守条例的浓厚社会氛围。

诚信进企业提高监管效能。通过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做好“双公示”数据报送,推进信用承诺信息归集工作。根据前期企业信用信息评价结果,加强政务公开、互联网+监管、黑龙江事中事后监管系统的监管应用。截至目前,完成涉及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及兽药使用单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企业和养殖场(户)、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农药、化肥生产经营单位、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等监管对象省、市部门联查任务6项,检查监管对象11家;抽查任务4项,检查监管对象90。其中信用等级好的经营门店87家,信用等级不佳的经营门店14家。联查结果录入率达到100%。定期做好信息归档,及时回复群众疑问,提高群众的满意度。通过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来增强企业自我约束力,实行差异化监管,有效提高监管效能。倡导守信者得利的原则,鼓励所有经营者做诚实守信第一人。实现由企业对政府负责向对社会负责、由政府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法立于上,教弘于下。农村普法教育对于提升农民法治素养、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黑河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开展诚信进机关、进农村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切实增强村民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为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法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