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筑牢信用“压舱石”,实现数据归集“全覆盖”
爱辉区将“全量、合规、及时”作为信用信息归集工作的核心标准,着力构建全流程管控机制。通过建立“日报送、周提醒、月调度”的“双公示”工作闭环,并辅以定期调度通报,动态监测工作质效,坚决守住“零瞒报、零迟报、全合规”的底线。严格对照《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基础目录》及部门权责清单,稳步推进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五类行政管理信息归集,同时按月梳理纳税、水电气、不动产、科技研发等六类特定信用信息,确保各类信用信息“应归尽归、规范报送”。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归集信用信息已达74233条,其中“双公示”信息7781条,合规率持续保持100%,迟报、瞒报现象实现动态清零,为信用信息的深入应用与精准监管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打造监管“精准尺”,推动分类施策“高效能”
爱辉区积极创新监管方式,以“信用分级分类”为核心,构建起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新型监管机制,有效落实“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依托黑河市信用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对全区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目前已累计完成403家市场主体评价,评价结果实时推送至各相关监管部门。推动评价结果在税务、医疗、商务服务等8个重点领域落地应用,对守法诚信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主体保持“利剑高悬”,显著提升了政府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健全“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监管、事后联合奖惩”的全链条衔接机制,确保监管既不“缺位”也不“越位”,切实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激活信用“红利包”,助力惠企便民“加速跑”
爱辉区始终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将信用建设成果深度融入便民惠企服务,努力把信用价值转化为发展实效。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积极依托市级“信易贷”平台,搭建高效银企对接桥梁,平台可自动匹配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特色金融产品,并提供“一对一”融资顾问服务及全流程可视化跟踪,目前已吸引17家金融机构入驻,服务覆盖2.2万余家市场主体,累计授信金额达9.17亿元。针对政策信息不对称问题,整合各类惠企扶持政策集中于平台发布,助力企业“一键获取”精准信息,有效节约人力和时间成本。针对证明开具环节多、跑腿多的问题,大力推行“信用报告替代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在人社、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16个领域,企业可通过“信用黑河”网站、“我的黑河”APP等渠道线上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零跑腿”,切实为企业减负松绑。
未来,爱辉区将继续深化诚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信用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黑河市乃至黑龙江省的高质量发展贡献爱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