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一些电商平台,由多个未拆封快递件组成的快递盲盒受到一些消费者追捧。本该由买家签收的快递件为何会成为盲盒被上架?销售所谓的快递盲盒是否合法?快递包裹被当作盲盒出售,上面的个人信息谁来保护?
盲盒源于日本的福袋,有游戏的成分。购买者以赌徒心理购买盲盒,希望能撞大运,拆出物超所值的“宝物”。然而,一些电商平台,将多个未拆封快递件组成的快递盲盒,受到一些消费者追捧。但快递盲盒也引发公众的担忧——如何保护快递盲盒上的个人信息?
是啊,如今是网络时代,公众的网络安全意识觉醒,对自己的个人信息保护非常重视。快递包裹上都有网购者的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等信息,现在,电商平台将此作为盲盒出售,岂不是变相地售卖了网购者的个人信息资料吗?若如此,快递盲盒上的个人信息泄露,则会给网购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不过,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所谓的快递盲盒,无非有以下两种可能:首先,快递盲盒是一种商业噱头,快递上的收件人信息、电话都是假的,销售者只是借用盲盒概念,把一些本身并不值钱的小东西卖掉。倘若这样,快递盲盒就已经欺骗了消费者,当然属于违法违规了。
其次,快递盲盒经营者没有欺骗大家,这些盲盒确实是从快递平台清理出来的买家拒收、买家也不要的“无主快递”。然而,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第四条的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私自开拆、隐匿、毁弃、倒卖他人快件。那么,快递盲盒又违反法规了。
综合以上两点,无论快递盲盒属于哪种情况,都属于违法行为。所以,从理论上讲,我们不必担心快递盲盒上的个人信息泄漏。然而,虽然快递盲盒违法,但现实中确实有从快递平台而来的快递盲盒,《工人日报》的记者根据盲盒上的电话,核实了快件的真实。可见,快递盲盒确实存在泄漏网购者个人信息风险。
窃以为,快递盲盒信息保护,需釜底抽薪式治理。怎么釜底抽薪呢?既严格依据法规,从源头杜绝“无主快递”的外流。直白一点说,这既需要邮政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落实《快递暂行条例》和《无法投递又无法退回快件管理规定》;同时,也需要鼓励社会各界具备快递盲盒。毕竟,快递盲盒的存在,本身就是畸形怪胎。唯有彻底切除了这个毒瘤,才能维护盲盒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保护网购者的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