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委编办聚焦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服务效能,以“依法依规登记、优化简化流程、创新改进服务、持续提升效能”为原则,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强化“流程优化、方式创新、监管升级”,全链条、闭环式“三位一体”多向发力,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促进机构编制科学管理,有效提升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
一、优化流程,筑牢规范高效基础
以“强规范、优服务、提质效”为目标,创新实施“告知+承诺+公开”等机制,采取“线下跑一次、线上一网办”模式,力促事业单位登记全事项、全流程“一次办好”。一是线上优化。编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网上申请操作指南、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一次性告知单,明确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并在公众号上进行发布,方便事业单位“一看就懂”“一报即准”。二是线下优化。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的法律法规、业务流程等事项浓缩汇聚,编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业务指导手册》,发放至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党委编办200余本,强化机构编制系统延伸,为服务对象提供“一册式”服务指南,促进全市登记管理工作更加规范。三是形式优化。推行辅助性“容缺受理”“容缺办理”,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事业单位,如申报材料存在个别形式欠缺、不影响后续审查和判断的,在申请人书面承诺按商定时限补正的前提下,先行予以受理,有效避免往返退件。
二、创新方式,提升管理服务实效
深化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以方式创新强化公益服务履职监管,推动管理服务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变。一是搭建线上线下+咨询。制发《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指南》和《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填写规范》,对年度报告公示的内容、形式、程序等进行详细讲解。搭建线上、线下双渠道咨询平台,安排专人实时答疑解惑,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搭建梳理比对+提示。对照登记系统中现有事业单位登记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提前摸排应提交年报事业单位底数,确保年报工作无漏点。加强与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比对,动态掌握事业单位信息变动情况,提示相关事业单位在年度报告公示前及时办理有关登记事项。三是搭建台账督促+提醒。年报期间采取“每日一提醒”方式,建立专项台账,“一对一”进行答疑指导,及时督促指导事业单位按时完成年度报告公示工作,防止出现集中上报,影响年报工作质效。年报完成率均为100%。四是搭建初审复审+公示。年报审核期间,构建主管部门初审、登记管理机关复审的“双重审核”机制,登记管理机关对填报不规范、材料不齐全的事业单位实行“一次性告知”,确保公示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真实反映事业单位履职运行情况。
三、升级监管,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结合日常管理、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事业单位的法人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规范事业单位的运行,加强对其法人的监管。一是建立监管融合机制。转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日常监管理念,积极联动有关业务科室,及时掌握机构编制事项变动情况。聚焦法人登记事项与机构编制事项和法人实际情况的一致性,督导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机构编制规定,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工作闭环管理,将登记管理工作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监督检查等工作相结合,形成监管合力。二是建立查联融合机制。适时开展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随机抽查,优化随机抽查工作流程,结合工作实际,对时间安排、频次比例、检查内容、检查方式、工作程序、全过程记录等环节进一步优化。注重登记事项与机构编制事项的一致性检查,通过关联性检查发现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执行和机构编制使用效益方面的问题,从而为促进机构编制科学管理提供支撑和服务。三是建立宣教融合机制。加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以及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增强事业单位年度报告的规范性和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履职情况和运行状况为目的,采取业务指导等方式,提高事业单位及其举办单位对法人公示信息的重视程度和对抽查工作的知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