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是良好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近年来,黑河市营商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质效为基础,以创新信用惠民便企服务为关键,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诚信黑河”建设成果凸显。根据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黑河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国260个地级城市中位居第30位,排名全省第一。
强化基础建设,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支撑
充分发挥市信用一体化监管服务平台的数据归集共享“总枢纽”功能,建立“周调度、月总结、季评估”的“双公示”工作机制,共归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双公示”信息19万条,行政奖励、行政确认等5类行政管理信息11.2万条,“双公示”信息合规率达100%,迟报率、瞒报率双清零,位列全省前列。健全公共信用信息报送长效工作机制,全市已归集信用信息4251.9万条,为信用应用和信用监管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
知识产权“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
优化涉企服务,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注入蓬勃活力
深化融资信用惠企服务,助力企业借“信”增“资”,全市累计78965家企业、个体工商户入驻平台,放款总额达93.34亿元,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在省内率先推行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减轻企业多部门间开具证明多次跑、往返跑的负担。全省首创“信易+寒区试车”“信易+跨境电商”惠企场景,搭建“信易游”“信易购”“信易行”等30余个应用场景,受惠人数超5万人,增强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诚信市民参与“信易游”
诚信市民参与“信易行”
强化信用监管,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生态
持续完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目前已在全市34个行业领域实施动态差异化信用监管,累计减少守信经营主体监督检查4956次,大幅提高了政府监管效能。创新企业信用修复全链条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推行信用修复“两书同达”和信用“无感修复”制度。高效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实现信用修复一站式办理、一体化服务,为失信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优质的便捷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目前已完成信用修复548条。
窗口工作人员为企业办理信用修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