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委编办把推动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规范工作作为法人登记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在手上,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多措并举、攻坚克难,以“三个三”工作法确保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规范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建立三个清单,明确登记规范工作目标任务
建立任务清单。制发《关于开展黑河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规范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措施,建立清单、倒排工期,全力推进落实。加强对县(市、区)和市本级部门规范工作的指导,让其清楚此次登记规范的工作方向、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切实做到任务清、事项明。建立责任清单。明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细致抓、相关科室配合抓的责任分工,同步压实县级编办主体责任和举办单位工作责任。采取制发工作提示等方式,及时向举办单位和事业单位传达上级工作要求、向县(市、区)党委编办分享市级工作经验。建立问题清单。比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数据,分类梳理应设未设、应变未变、应注销未注销事业单位情况,建立问题分类台账,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具体举措和完成时限,采取全流程跟踪、“点对点”指导等方式,共同疏通堵点、化解困难、推动落实、逐一销号。
二、采取三项举措,推进登记规范工作稳妥开展
组织排查。通过组织举办单位自查与登记管理机关梳理比对相结合,对全市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的合法性、规范性开展全面排查,核对登记事项是否准确,形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台账,摸清底数,为下步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指导县(市、区)有序开展相关工作,找出问题症结。分类施策。按照“一类问题一项措施”“一家单位一个方案”原则,对事业单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分别研究,统筹把控、分类施策。对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等事项,实行“一事一策”,加强综合研判,科学提出解决方案,让“大问题”变“小问题”,用“新办法”解“老问题”,确保稳妥处置。跟踪督导。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办理,优化登记流程,精简办理文件,确保在“法定责任不减、必要文件不减”的原则下,督导相关单位办理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跟踪举办单位推进问题解决,对涉及多部门事项,牵头召开协调会议,帮助理清脉络,按照先易后难办法,成熟一个办理一个,逐步逐项解决到位。
三、形成三方联动,促进登记规范工作提质增效
形成上下联动。主动服务县(市、区),以“基本业务+”建设为依托,编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机关群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业务指导手册》,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规范工作的法律法规、业务流程等事项浓缩汇聚、图文说明,实现业务指导具象化。并发放至各县(市、区)直部门和单位,提供“一册式”服务指南。形成内外联动。主动与财政、医保、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推动注销登记工作中,帮助事业单位理清内在关系,做到“三个弄清楚”,即弄清楚责任主体、弄清楚资产批复、弄清楚账户注销,确保法人注销登记事项依法依规、准确规范。形成科室联动。加强编办内部协同配合机制,转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日常监管模式,有效发挥事业、监督等科室作用,了解事业单位历史沿革,及时掌握事业单位变动情况。聚焦法人登记事项与机构编制事项和法人实际情况的一致性,督导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机构编制规定,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不断加强机构编制工作闭环管理。